Philosophy
哲学史梳理
古代希腊哲学
米利斯学派和爱非都学派(自然哲学)
公元前6世纪
米利斯学派
泰勒斯 - 提出水是万物之原还有灵魂的概念 - 肯定
阿那克西曼德 - 本原是阿派朗 (无规定之物) - 否定
- 阿那克西米尼 - 万物本原为气 - 否定之否定(合题)
- 生成依靠冷热聚散, 动力因内在于质料因
爱非斯学派
- 赫拉克利特
- 火本原说
- 逻各斯理论
- 古代辩证法
- 赫拉克利特
从四根说到原子论
公元前5世纪
- 四根说(生成论转向构造论, 时间 -> 空间)
- 恩培多克勒
- 构造依靠爱与恨, 动力因外在于质料因 –> 引导机械论
- 种子说
- 阿那克萨戈拉
- 万物中最小的同类部分为种子, 无穷的种子为万物的本原(不同种子异质)
- 努斯 ->灵魂, 精神性的实体, 推动万物的变化 –> 启发目的因
- 阿那克萨戈拉
- 德谟克利特
- 希腊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
- 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论)
- 原子数量无限, 性质相同
- 原子不可分割
- 原子是根本的动力因与质料因的统一
- 强调一切必然
希腊形而上学的源端
公元前6世纪
- 毕达哥拉斯学派
- 数本原论 –> 抽象的有定形
- 难以摆脱数与形的桎梏
- 爱利亚学派
- 巴门尼德 -> “存在者存在, 非存在者不存在”
- 反对米利都学派
- 能够被表述, 被思想的为存在 -> 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
- 芝诺 (公元前5世纪)
- 诡辩论 导引出 怀疑主义
- 对运动的否定, 对多的否定
- 目的为了证明老师巴门尼德的学说
希腊怀疑论
智者派
公元前5世纪
相对主义 –> 一切皆真
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一切理论都有其相反的说法”
怀疑主义 –> 一切皆假
- 高尔吉亚 –> 芝诺的弟子
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
公元前5世纪
向死而生的 唯灵主义
美德问题 是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内容
神学 目的论
“美德即知识”
对话式的辩证法 - “精神接生术”
小苏格拉底学派
- 麦加拉学派
- 昔尼克学派
希腊实在论哲学
柏拉图哲学 - > 理念论
“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基本特点就是要在现象世界背后寻找一种抽象的实在”
理念独立于且先于具体事物和我们的头脑而存在,具体事物是对他的模仿和分有,而人头脑中的理念是由灵魂带入肉体的
客观唯心主义 - 形而上学实在论
回忆说 - > 先验论
“柏拉图在本体论上将理念世界、感觉世界和原始物质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与此相应,在认识论上,对于理念世界的认识就被叫作真理,对于感觉世界的认识就被叫做意见;而对于原始物质,我们不可能有任何认识,因为它不具有任何可被认识的形式,所以关于原始物质,我们只有无知。”
- 柏拉图的辩证法 - > 在第三者中寻求对立面的统一 (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一脉相承)
- 理想国
- 古典四德 : 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亚里士多德哲学
- 古希腊哲学与科学的集大成者, 总结了柏拉图和德谟克利特的观点, 创造了更为全面也更具妥协性的哲学
- 在对立之中寻找妥协, 难免矛盾
- **形式逻辑 ** 的奠基人
- “形而上学” - metaphysic , “本体论” - ontology
- 实体哲学 - 四因说
- 质料因, 形式因, 动力因, 目的因
- 自然物中 动力因与目的因都归于形式因
- 亚里士多德的 世界模型
- **实体哲学 ** - **“潜能与现实”理论 **
运动观 **- **时间上的生长与发展
- 有机论与目的论 -> “隐德莱希”
希腊哲学的衰颓 - 希腊化时代与罗马时代
- 哲学的目的 , 从学以致知转向追求幸福
伊壁鸠鲁主义
公元前3 - 4 世纪 (主义早期,后演变为纵欲主义)
快乐即幸福
“神不足惧,死不足忧,乐于行善,安于忍恶”
斯多葛主义
- 美德即幸福
- 晚期的三位哲学家
- 塞涅卡
- 爱比克泰德
- 奥勒留 - 沉思录
怀疑主义
创始人 - 皮浪
“不做决定, 悬置判断”
“作为一种哲学思辨,怀疑主义无疑是非常高明的,它的思想锋芒既深刻又尖锐,所以古往今来的一切独断论和实在论都非常厌恶和害怕怀疑主义,因为它的锐利锋芒总是直接指向独断论的根基要害之处。但是由于彻底的怀疑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无根的东西,它之所以能够猛烈地攻击独断论的要害,就是因为它自身是飘忽不定的、无须防守的。这种优势同时也是怀疑主义的致命弱点,一旦当它摧毁了独断论的坚固堡垒之后,它自己也就无以依存了。因此怀疑主义在哲学史上总是昙花一现,总是在埋葬自己敌人的同时,成为一个悲壮而又滑稽的殉葬者。”
摘录来自: 赵林.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
新柏拉图主义
- 斐洛 - 结合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 用柏拉图哲学阐释犹太教经典
- **普罗提诺 ** - 神秘化柏拉图哲学
- “太一”
- “努斯”
- 波菲力 - 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进行了研究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教父哲学
重要人物
- 德尔图良
- 奥古斯丁
三个讨论
- 上帝论
- 基督论
- 人性论
原因
- 罗马时期的残酷现实使民众偏激地反对希腊罗马文化
理论基础
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
经院哲学
时期
11世纪到近代早期
理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主义
两个问题
-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问题
- 关于共相的问题
- 实在论
- 唯名论
重要人物
- 安瑟伦 -> 本体论
托马斯 . 阿奎纳 -> 宇宙论与目的论
- 方济各修会“三杰”——罗吉尔•培根(RogerBacon ,1214—1292 )、邓斯•司各特(DunsScotus,1265—1308 )和威廉•奥卡姆(WilliamofOccam ,1285—13的)
近代哲学
认识论
基本特点
怀疑与经验
分歧
- 经验论
- 唯理论